(访谈专访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、总经理、国家一级演员鞠月斌,时长共13分49秒)
访谈专访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、总经理、国家一级演员鞠月斌
导语
话剧被誉为“东方舞台上的奇迹”。从经典剧目的重新演绎到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、再到现代题材的大胆探索,广东省话剧院始终坚守着文艺创作的初心与使命,如一条戏剧之河,潺潺流淌在南粤的文化脉络里。
《深海》《背影》《韩文公》……广东省话剧院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、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作品内涵,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。广东省话剧院通过联合创作、剧目互演、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,不仅促进了三地戏剧艺术的相互借鉴与融合,更为粤港澳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我们一同走进广东省话剧院,专访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、总经理、国家一级演员鞠月斌,聆听那些关于戏剧、关于梦想、关于坚持与热爱的故事。
2016年《韩文公》剧照。 受访者供图
《南方》杂志: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中提到理解和贯彻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”,您认为在话剧创作中如何确保作品贴近人民、反映人民心声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?
鞠月斌:话剧院的创作初心和理念始终如一,就是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”。从过去的《七十二家房客》《绿色阳台》《广和楼》《十三行商人》等,到近年来的《与妻书》《韩文公》《遥远有多远》《花好月圆》《信仰》等,都是在选题上紧扣时代脉搏、反映人民生活、深挖岭南文化的优秀话剧作品。
与此同时,剧院在创作过程中坚持采风,也就是“下生活”,从火热的生活中不断汲取和丰富创作的灵感和素材,使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生活、反映人民心声,用精品力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《南方》杂志:在“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”的指导思想下,广东省话剧院是如何平衡精品剧目创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的?如何为艺术家尤其青年艺术家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平台?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?
鞠月斌:作品是院团赖以生存的根基,人才是院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。广东省话剧院坚持以作品育人才,以人才出作品,让二者之间相互促进,形成良性循环。
近年来,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大力支持下,剧院也诚邀全国知名的专家、大咖组成主创团队,对剧院的作品进行创作。这对人才培养和精品创作都有很大帮助,一是以创代学,跟随主创大咖们在剧目创作过程中学习他们的美学思考、创作手法、设计理念等等;二是以演代练,演员在创演过程中不断磨合、不断探索,让自身技艺和作品质量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剧院自身也在加大人才培养工作力度,借由培训、比赛等多元手段,精进演职员专业技能,激励其参与职称评审,实现自我提升。最近,剧院通过人才引进项目,即将引进戏剧艺术指导于亚东、戏剧顾问毛尔南,助力剧院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小剧场戏剧、儿童剧等剧目的创作。
2017年《信仰》剧照。 受访者供图
《南方》杂志:《决定》中提到的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、引导、组织工作机制的要求,为更好地服务于文艺创作和人才培养,剧院在项目管理、资金扶持、市场推广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新策略?
鞠月斌:剧院目前的文艺创作以项目制为主要形式,在项目管理上实行责任制,项目立项之初确定项目负责人,由负责人全程跟进项目进度。项目资金使用严格落实“三重一大”制度要求,做好提前规划、过会审批、流程监管等工作机制。在资金扶持上,剧院现有项目采用政府扶持+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模式,在项目筹备期做好资金预算规划,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实施。
在市场推广上,近年来剧院高度重视新媒体的作用,先后开通了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、b站、抖音等新媒体账号,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高速传播优势。联动报刊、电视台等传统媒体,结合自有新媒体,以及邀请第三方新媒体平台对作品的创作、演出等进行宣传推动,并适时推出网络直播等活动,提升观众对剧院和作品的关注度。
《南方》杂志:如果要用一组关键词来概括中心这些年来文艺创作探索之路,您会选择用哪些词呢?这些词背后又代表了什么含义呢?
鞠月斌:第一个是坚守。剧院在时代洪流与市场发展中始终坚守文艺底线和初心使命,在创作上坚持扎根人民,以作品表达人民情感,通过艺术的形式,让人民群众感受生活的美好。此外,剧院的作品围绕国家发展、民族复兴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正能量题材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内核,创作出一部部具有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的作品,传承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。
第二个是向上。剧院创作的《孔子》《画皮·归尘》《深海》《新世界》《背影》等剧,题材从历史人物、传统文学到改革开放、都市社会,再到英雄模范、国家安全等,从创作数量、题材种类、剧目质量等都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趋势。
第三个是突破。剧院在文艺创作上加紧探索创新,包括推出同名话剧改编的网络大电影《后悔药》,携手广东卫视、大湾区卫视创新创作《行进大湾区·奋楫扬帆》沉浸式系列微剧场,以及《行进大湾区·同心筑梦》系列微电影。目前,剧院正在加快推进竹丝岗小剧场打造演艺新空间的工作,延续小剧场戏剧演出季品牌活动,打造“亲子剧场”“周末剧场”等特色活动,推出实验戏剧、沉浸式戏剧等创新作品,实现作品类型、场景体验的新突破。
2020年《深海》海报。 受访者供图
《南方》杂志:您曾提到在《深海》的创作过程中就遇到业内概念化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现象,那针对在创作中如何跳出“概念化”“脸谱化”的怪圈,守正创新方面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?
鞠月斌:我想这个应该在全国的院团创作过程当中都可能会遇到的。在创作过程当中大家习惯于线性思维方式,习惯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。我们守正创新,守的是意识形态,守的是文艺创作的导向、艺术创作规律、艺术品格和传承的精神。
那么突破在哪里?以剧院自身经验而言,我们更要在叙事方式和舞台呈现上进行创新。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跳出固定思维,找准属于自己作品的切入点。也许剧院的选题不是最新的,但可以通过挖掘故事中人、事、物的闪光点,并从此出发寻求新的叙事角度。
比方说我们之前《深海》的创作,不管是编剧、导演,还是我们演员本身,更多地关注于人物,更多关注于他自身,用他的情感、生活经历和真正的体会感受去放进这个时期。观众才会跟你形成共情,才会同频共振,才会受到感动,可能打开剧场门的那一刻观众们会舒心,他们会有更多积极的力量。
《南方》杂志:我们看到《金墟》进入了实地采风环节,这部剧改编自著名作家熊育群同名长篇小说,剧院如何平衡原创作品和经典小说改编?原创作品如何保持其独特性和创新性,而改编作品又如何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?
鞠月斌:无论是原创作品,或者是经典小说改编,剧院的创作目标一直是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艺精品力作。经典小说改编,其实是对优秀传统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就剧院目前推出的原创作品而言,自选题开始就注重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,找准方向、深入挖掘,以事写人,以情塑人,使每个故事的角色都有血有肉。而改编作品的难度更高一些。因为改编作品首先必须尊重原著,其次要发现和提取原著中可供改编的亮点,进行戏剧化重塑,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。
以《金墟》为例,原著小说内容十分丰富,但由于小说偏散文风格,戏剧化改编的基础较弱。曹路生老师在戏剧改编的过程中,需要准确把握和提炼小说的题材、背景、主要人物、主题意义,截取其中的可用素材,重新布局设置故事结构、重新去架构人物、重新用新的讲述方式做舞台呈现的思考。
广东省话剧院竹丝岗小剧场为观众不断上演多品类精彩剧目。 受访者供图
《南方》杂志: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下,省话剧院在观剧体验上有没有什么技术创新?
鞠月斌:一是舞台技术创新。观剧体验最直观的就是舞台呈现,而舞台呈现靠的是演员表演+舞台技术。演员表演依赖于演员本身扎实的表演功底,而舞台技术则能够通过迅速发展的科技进行赋能提升。近年来,剧院创作的多部剧目,包括《深海》《画皮·归尘》《后悔药》《新世界》《背影》等,在舞美设计和舞美制作上,都在积极运用先进的声光电舞台技术进行舞台呈现上的革新,力求给观众营造出类电影般的优质观剧体验。
二是作品类型创新。前面我们有提到,剧院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小剧场实验戏剧和沉浸式戏剧的创作。其中也有提升观剧体验的考量。过去的戏剧演出,多是演员在舞台上演出,观众在舞台下观看,模式相对单一化。但是随着科技发展,以及观众对多元化戏剧的需求变化,沉浸式戏剧越来越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。通过舞台技术+多媒体技术搭建出可变换的戏剧场景,让观众在其中感受演员+观众的双重身份体验,沉浸式融入故事情节中,是我们推动实验戏剧、沉浸式戏剧,提升观演体验的愿景目标。
《小影VLOG》栏目
本期策划:影子
统筹:张蓓蕾 刘树强 蔡惠珍
文案/出镜:影子
拍摄/剪辑:刘家业
设计:刘骏彦
实习生:张妍焱 李阜阳 周安孝 朱钧麟
支持单位:广东省话剧院
通讯员:梁钰玲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|影子 刘家业
【本文责编】张蓓蕾
【频道编辑】李卓华 陈冰青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张蓓蕾 郭芳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